〔北北基宜〕共融友善環境
「北北基宜」地區推動「共融友善環境」與「友善城市願景」,主要目標是打造一個讓所有居民,不論年齡、身心狀況、文化背景等差異,都能夠平等參與、自在生活、並感到被尊重與接納的城市空間。
共融友善環境的內涵
「共融」強調的是接納多元差異、提供平等參與機會。在環境的層面上,共融友善環境的願景體現在以下幾個面向:
無障礙空間與設施:
實體環境:確保建築物、公共空間(公園、道路、交通設施等)具備無障礙設計,例如平坦的人行道、無障礙坡道、電梯、足夠寬敞的通道、易於使用的廁所等,讓行動不便者、輪椅使用者、嬰兒車使用者等都能順暢通行。
資訊可及性:提供多元且易於理解的資訊傳遞方式,例如大字體、語音導覽、點字、多國語言等,讓不同感官需求或語言背景的人都能獲取資訊。
全齡共用設計:
遊戲場與休憩設施:設計符合不同年齡層、不同能力孩童使用的共融式遊戲場,以及適合銀髮族、親子家庭共同使用的休憩設施。
公共服務:提供符合不同年齡層需求的服務,例如高齡友善的醫療、交通、社區活動等,以及針對年輕家庭的托育、教育支援。
文化與社會共融:
多元文化尊重:營造一個包容不同文化、族群的社會氛圍,尊重不同背景居民的習俗與信仰。
社會參與:鼓勵所有居民參與社區事務與決策過程,確保弱勢群體的聲音也能被聽見。
安全與舒適:
公共安全:維護良好的治安,提供安全的公共空間。
環境品質:推動永續發展,改善空氣品質、綠化環境,創造更舒適宜居的生活空間。
友善城市願景的目標
友善城市願景是將共融理念擴展到城市治理的各個層面,其目標是:
提升生活品質:透過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全面提升市民的居住、交通、醫療、教育、休閒等生活品質。
促進活躍老化:特別關注高齡人口的需求,提供支持長者持續參與社會、保持身心健康的機會與環境,例如高齡友善的交通、就業、志願服務等。
永續發展:將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的理念融入城市規劃,例如推動綠色交通、再生能源、資源循環等,打造低碳、永續的城市。
智慧化應用:運用科技解決城市問題,提升服務效率,例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照護等,同時確保數位落差不會擴大。
跨部門合作:鼓勵政府各部門、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及市民共同參與,攜手打造友善共融的城市。
北北基宜地區的推動現況與方向
以臺北市和新北市為例,都已將「永續」和「宜居」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目標,並積極推動相關政策:
永續發展委員會:透過委員會機制,協調各局處與民間力量共同推動永續發展。
SDGs 目標對應:參考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將城市發展與國際趨勢接軌。
綠色運輸與建築:推動大眾運輸、自行車道建置、綠建築等,減少碳排放。
智慧城市建設:導入科技應用,提升城市運作效率與服務品質。
高齡友善示範:借鑒WHO高齡友善城市指引,改善八大面向的環境與服務,例如無障礙公共空間、交通運輸、安居住宅等。
總結來說,北北基宜地區的共融友善環境與友善城市願景,旨在透過硬體建設的改善、軟體服務的優化,以及社會文化的推廣,讓這片區域成為一個對所有人都開放、尊重、支持的理想生活圈。
〔北北基宜〕共融友善環境
臺北市。共融友善環境 01
臺北市。共融友善環境 02
臺北市。共融友善環境 03 共融式遊戲場
新北市。共融友善環境 01
新北市。共融友善環境 02
新北市。共融友善環境 03
基隆市。共融友善環境 01
基隆市。共融友善環境 02
基隆市。共融友善環境 03
宜蘭縣。共融友善環境 01
宜蘭縣。共融友善環境 02
宜蘭縣。共融友善環境 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