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區域主題
分別為北北基宜「淡蘭新都」、桃竹竹苗「浪漫智城」、中彰投雲「濁水沃土」、嘉嘉南高屏「南國創域」、花東「黑潮原鄉」及連金澎「鯤洋跳島」,期待透過文化路徑、河流等串連臺灣各地不同的地理、生態,未來將以基地為中心,進一步串連當地社區組織、藝文資源、各級學校等,擴增文化基地量能及豐富多元體驗。淡蘭新都
「淡蘭新都」是一個富有深意且整合區域發展概念的名稱,主要聚焦於北北基宜(台北、新北、基隆、宜蘭)地區。這個概念源自於歷史悠久的淡蘭古道,見證了台灣從「淡水廳」到「噶瑪蘭廳」二百多年的往來風華。淡蘭新都的文化基地能量
「淡蘭新都」的文化基地能量,體現在以下幾個主要面向: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淡蘭古道不僅是昔日先民開拓的足跡,也是茶葉、礦業等產業興盛的歷史見證。這片區域匯聚了豐富的人文故事、古道、古橋、石厝與廟宇,這些都是現代與往昔連結的重要橋樑。
跨縣市整合與推動: 「淡蘭新都」的倡議,特別強調北北基宜四縣市的合作與會師。透過跨縣市平台,整合資源,共同推動淡蘭百年山徑的修復、維護與推廣,將單一的古道昇華為區域性的文化地景。
多元產業與觀光發展: 結合淡蘭古道的歷史脈絡,各縣市發展出獨特的文化與觀光亮點。例如:
新北市在淡蘭古道修復工程中導入「手作步道」概念,並推動資訊站合作及指南出版。
台北市則規劃淡蘭文化徑及起點意象設計,同時大稻埕等歷史街區也成為「淡蘭國家綠道」的主題路線之一,展現豐沛的文化能量。
基隆則在銳變中延伸接軌雙北的發展。
宜蘭依山傍水,在觀光與產業發展上展現獨特風情。
這些都為當地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如步道旅遊、文化體驗、地方創生等。
環境永續與地方共好: 淡蘭古道的推動也包含了環境永續的理念,例如手作步道的推廣,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同時,透過串聯沿途的服務據點,促進地方產業發展,實現共好。
國際交流與能見度提升: 淡蘭百年山徑的知名度也逐漸提升,吸引了國際步道行者來訪,並與日本宮城縣進行友誼步道指標揭牌儀式,這不僅促進了文化交流,也提升了台灣步道在國際上的能見度。
總體而言,「淡蘭新都」不僅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更是一個將歷史文化、環境永續、觀光產業與地方發展緊密結合的複合式文化基地,其能量來自於深厚的歷史根基、積極的跨域合作以及多元的發展潛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