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北基宜(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宜蘭縣)生活圈
響應國家「2050淨零排放」目標,積極推動相關施政與策略。台灣整體的淨零路徑規劃聚焦於「能源、產業、生活、社會」四大轉型,並以「科技研發」與「氣候法制」為基礎,制定了十二項關鍵戰略。
以下是北北基宜各縣市的淨零永續目標與施政重點:
台北市
台北市是全國第一個訂定《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的地方政府。
目標: 設定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並希望能在2030年減碳40%、2040年減碳65%。
施政重點:
制度化治理: 透過《臺北市淨零排放管理自治條例》,以「降溫城市」、「綠運城市」、「韌性城市」、「淨零新生活」四大面向引導淨零轉型。
建築節能: 提升建築物能源使用效率,公有建築及一定規模建築物公開能源耗用資訊,並自2030年起加強管制,目標2050年需再節電27%,新建築符合最高能效等級,2050年符合零碳建築規範。
運具電動化與綠運輸: 市府公務機車2023年、市區公車及公務汽車2030年全面電動化。推廣電動機車汰購補助,目標2030年新掛牌機車35%為電動機車。規劃低碳交通區,2050年綠運輸比率達80%,95%私有運具電動化。
資源循環零廢棄: 明定減用及禁用一次性用品,推動垃圾減量及資源循環,並規劃焚化廠升級為高效綠能發電廠。
氣候調適與韌性城市: 盤點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利用、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等六大領域共91項行動計畫,建構韌性城市。
氣候轉型基金: 設立氣候轉型基金,專款專用於氣候變遷調適、溫室氣體減量及照顧氣候轉型弱勢,確保公正轉型。
新北市
新北市是全國第一個簽署「氣候緊急宣言」的城市,並於2021年宣布「零碳翻轉新北先行」。
目標: 2030年減碳30%、2050年達到淨零目標。
施政重點:
零碳治理: 發布《2050淨零行動白皮書》,並制定《新北市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自治條例》。
智慧城市驅動: 運用智慧城市創新,推動智慧運輸、循環經濟、韌性調適。
能源轉型: 透過電氣化、能源轉型等措施,目標205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大幅降低。工業部門透過燃煤退場、設備電氣化等減少排放。
運具電動化: 運輸部門透過運具電動化及使用潔淨能源,大幅降低排放量。
全民參與: 強調公私協力,帶動產業及商業創新轉型。
基隆市
基隆市也積極響應國家淨零目標,並將其納入施政重點。
目標: 希望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目標。
施政重點:
溫室氣體減量方案: 根據現有方案,已逐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
再生能源: 逐年成長提升再生能源設置容量。
城市韌性: 提高城市韌性,確保市民在氣候變遷下的安全。
建築節能: 規定新建物納入通風隔熱設計、強制裝設屋頂光電,目標2050年住宅部門100%新建建築物為近零碳建築,並提供老屋節能改造補助。
智慧運輸: 發展智慧交通數據技術與服務,透過智慧運輸解決城鄉差距。
公車電動化: 逐步推動公車客運電動化。
宜蘭縣
宜蘭縣致力於落實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並借鏡國際經驗推動淨零。
目標: 推動宜蘭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施政重點:
低碳永續家園: 持續輔導村里社區爭取全國低碳永續家園評等認證,透過設備節能、社區農園及在地飲食等面向,推動全民參與的淨零綠生活。
借鏡國際經驗: 縣府團隊曾赴捷克布拉格考察氣候行動、空氣品質改善與永續城市建設經驗,期盼將國際思維融入宜蘭的永續發展。
產業共識: 舉辦淨零座談會,凝聚產業共識,確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
森林碳匯: 部分鄉鎮(如大同鄉)積極透過森林碳匯計算,展現其在負碳排放方面的潛力。
低碳旅遊與公共運輸: 推廣低碳旅遊,並提供公共運輸接駁車。
總體而言,北北基宜各縣市在淨零永續的施政上,都圍繞著能源轉型、建築節能、運具電動化、資源循環、氣候調適與韌性等核心面向,並強調法規建立、公私協力、技術創新與全民參與的重要性,以期共同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國家目標。
台北市。淨零永續目標
新北市。淨零永續目標
基隆市。淨零永續目標
宜蘭縣。淨零永續目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