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國家兒童未來館「願景館」


國家兒童未來館籌建 

國家兒童未來館籌備處        https://www.ncfm.gov.tw/


與孩子攜手植下臺灣原生種 小野爺爺:一起種下完成國家兒童未來館的願望 | 中央社訊息平台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50403 14:26:26)  為了讓兒童一起參與國家兒童未來館籌建過程,文化部在今(3)日兒童節假期第一天舉辦「尋夢之森-國家兒童未來館兒童植樹活動」,邀請兒童與家庭走進位於新北市板橋區的基地,共同為這座屬於兒童的博物館,種下珍貴綠色印記。文化部長李遠親自到場,除了與孩子們一起種下臺灣原生樹種,也再度化身為小野爺爺以說故事的方式,帶著大小朋友一起進入兒未館的希望之旅。

小野爺爺今天帶著他的童書《尋找綠樹懶人》,他說,他在兒子小時候總跟兒子說聖誕禮物是聖誕老公公送的,兒子到小學五年級時,還一直以為禮物真的是聖誕老公公送的,直到被同學笑「才沒有聖誕老人,那是你的爸爸、媽媽」。那年聖誕節,兒子仍然不死心的睡在頂樓,想要「抓」到聖誕老人,結果最後卻等到一個「綠樹懶人」送了他原生種的樹,並且告訴他,「種下這棵樹許願,願望就會達成」。

小野爺爺說,今天大家種下的這些樹,也是要預告帶著許多人願望的「國家兒童未來館願景館」即將在今年夏天誕生,將在等待兒未館完成前的這幾年,帶著大家開始「玩」,聽聽孩子們的希望並告訴大家兒未館是什麼。小野爺爺說,「我也會找更多機會到願景館跟小朋友說故事。」

小野爺爺透露,他跟建築師伊東豊雄爺爺見面討論到兒未館的規劃時,「兩個人都開心地像孩子一樣」,蓋好後的兒未館每一層都有不同的秘密,要讓大家可以從小一直玩到高中,「一定會好玩到讓大家都不想離開」。

小野爺爺也說,他與伊東豊雄對於兒未館的想像都是把大自然帶進建築,所以除了戶外大量的植栽,「兒未館的頂樓也會種滿樹」。今天所有小朋友種下的樹,除了可以讓大家看著樹長大,一邊共同參與及期待兒未館建築過程,甚至這些樹有可能未來會移進建築中,成為兒未館裡的一部分。

念生物系的小野爺爺還特別跟小朋友介紹,今天大家種的樹特別選擇臺灣櫸、光臘樹與茄苳等3種不同的臺灣原生樹種,因為同一個地方如果只種同種樹,其中只要有一株生病了,其他都會跟著生病,所以為了保護森林的樹種,種樹時要選擇不同的樹;而光臘樹是獨角仙主要棲息的樹種,相反的臺灣櫸則是最害怕獨角仙。

一路為兒未館發展打拼的立法委員張宏陸今天也化身宏陸叔叔來到現場,宏陸叔叔說,「期待兒未館真正蓋出小朋友喜歡的歡樂園地,而不是大人的夢想而已」。

文化部指出,今天活動設計3大體驗內容,讓孩子在「玩中學」、「動手做」實踐中,實際參與兒童未來館的成長。植樹活動中,可以學習基本的植樹方法,親手將小樹苗種入土中;攀樹體驗引導孩子以不同視角認識基地的自然環境,在專業攀樹師指導下,安全地學習攀爬樹木;土壤改良體驗則讓孩子們瞭解土壤結構與養分,學習土地與植物間的互動關係,進一步提升對自然生態的尊重。活動結束後,每位參與的小朋友也都帶回一棵臺灣原生種小樹苗回家繼續照顧,讓這份與自然的連結不僅留在基地,也能延伸至生活日常。

文化部表示,國家兒童未來館的建設依照進度持續推進,經過建築團隊的努力與多方意見彙整,已於今年初提出基本設計,將接續辦理細部設計及建照申請作業。考慮距離開館還有數年時間,李遠特別提出基地內規劃「願景館」想法,透過各種展示及工作坊活動,讓孩子們在這裡學習、創作,並與兒未館一起成長。願景館正在進行裝修作業中,即將於今年夏季正式啟用。


文化部長李遠(右2)今出席「尋夢之森-國家兒童未來館兒童植樹活動」,小野爺爺說,「我也會找更多機會到願景館跟小朋友說故事。」


國家兒童未來館今邀請35組兒童與家庭觀眾分組輪流體驗植樹活動,讓孩童在過程中認識自然,與環境互動。


文化部長李遠以自身著作《尋找綠樹懶人》為靈感,將小樹苗命名為「綠樹懶人」。


文化部長李遠(後左)、立法委員張宏陸(後右)與孩童們拿著臺灣櫸、光臘樹及茄苳共3種臺灣原生樹種小樹苗,宣布「尋夢之森-國家兒童未來館兒童植樹活動」起跑。


文化部長李遠(左)再度化身為小野爺爺,帶著他的童書《尋找綠樹懶人》,以說故事的方式,帶著大小朋友一起進入兒未館的希望之旅。



2025-03-30

北北基桃首都圈

 

賴清德:啟動4大引擎 讓北北基桃首都圈躍升國際 | 政治 | 中央社 CNA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312240174.aspx


台北為什麼能成為首都?都市的成長不只靠運氣|天下雜誌

本文授權轉載自「研之有物


北漂故事還會繼續嗎?先了解不同規模都市怎麼形成 - 研之有物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common-power-law/



「北北基桃首都圈」指的是以台北市為中心,涵蓋新北市、基隆市和桃園市的都會區域。

這個區域是台灣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具有以下特點:

地理範圍:

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和桃園市。人口稠密,是台灣人口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經濟中心:

擁有重要的產業聚落,包括科技、金融、服務業等。是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交通樞紐:

交通網絡發達,包括高速公路、鐵路、捷運等。臺灣桃園國際機場,為台灣最重要的國際門戶,也座落於此區域。

文化重鎮:

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包括博物館、藝術館、表演場所等。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基地。

生活圈概念:

由於交通便利,北北基桃四個城市之間有著緊密的互動。

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活圈,居民在工作、就學、休閒等方面有著密切的交流。

區域整合

近年來,北北基桃首都圈的區域整合與發展受到重視,例如:

交通建設的整合,如捷運路網的擴展。

產業發展的合作,如科技產業廊帶的建立。

生活機能的提升,如公共設施的共享。